于曉光,男,漢族,1954年6月生,遼寧莊河人,1972年1月參加工作,1982年7月入黨,研究生學歷,教授,博士生導師。2002年3月至2014年11月任沈陽體育學院黨委書記。
主要學習經歷:1982年7月畢業于遼寧大學,文學學士學位;1999年4月華中理工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;2004年6月畢業于香港公開大學,工商管理碩士學位;2008年3月至7月美國密西根大學高級訪問學者;2011年6月中國政法大學在職博士研究生公共管理專業畢業。
主要工作簡歷:1972年1月莊河縣知青、民辦教師、物資局工作人員;1978年10月遼寧大學中文系學生、體育部長;1982年7月遼寧大學中文系教師、團總支書記;1983年11月省委宣傳部干部處主任干事;1988年7月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干部一處副處長;1991年7月中共遼寧省委高校工委干部組織處處長;1995年3月中共蓋州市委副書記;1995年12月遼寧省體委副主任,黨組成員;2000年3月遼寧省體育局副局長,黨組成員;2002年3月沈陽體育學院黨委書記;2014年12月專司教學工作。
主要社會兼職:中國滑雪協會副主席;中國拳擊協會副主席;中國體育法學會副會長;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;中國體育發展戰略研究會會員;中國籃球運動發展研究會執行副理事長;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棒壘球分會副主席;遼寧省體育法學研究會會長;遼寧省體育科學學會名譽理事長;遼寧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,體育界別組組長;遼寧省體育總會副主席;遼寧省黨建研究會常務理事;遼寧省海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;遼寧省國學研究會常務理事;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。
主要科研成果:主持省部級以上課題21項。其中《第十二屆全運會遼寧代表團制勝策略研究》,獲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;《U形場地雪上單板技巧備戰2010年冬奧會科技攻關的綜合性研究》,獲國家體育總局科技攻關項目二等獎;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,進一步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》,獲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成果三等獎;《高校處科級干部業績考核評價體系建設研究》,獲遼寧省黨建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;《高校培養選拔大學生村官工作機制研究》,獲遼寧省黨建調研課題優秀成果一等獎;《高校處科級干部考核方法探究》,獲遼寧省委高校工委、省黨建研究會黨建優秀成果二等獎;《加強體教結合,完善舉國體制,發揮高校在競技體育中的作用》,獲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二等獎;《體育新聞專業發展建設研究》,獲遼寧省自然科學成果二等獎;《加強高校青年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研究》,獲遼寧省黨建調研優秀成果一等獎;《科學發展觀視角下沈陽體育學院競技體育人才培養模式解析》,獲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一等獎;《優秀冰雪競技體育人才“體教結合”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》,獲遼寧省教學成果一等獎。
主要著述:主編《通向公務員制度之路》,1988年7月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;專著《思與行》,2006年12月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;主編《體育法制與體育強國建設》,2009年5月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;主編《當代體育新聞評論》,2014年3月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;專著《知與行》,2018年4月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。發表核心期刊論文35篇。
主要獎勵:遼寧省委宣傳部先進工作者、優秀共產黨員;省教委(省委高校工委)優秀黨務工作者;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個人;沈陽市教科系統教(職)代會標準化建設優秀個人;沈陽市“尊重勞動、尊重知識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創造”優秀領導干部;遼寧省科教系統優秀工會之友;沈陽市勞動模范;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;遼寧省第五批省級優秀專家;遼寧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;沈陽高校優秀研究生導師。